一向低调的陈明俊在圈内被称为“真正懂书的人”,他对图书内容品质的精准把握和对图书市场推广的独到定位,使新经典文化公司在图书销售市场,创造了许多个百万销量的传奇。而他本人也被拿来与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团——兰登书屋的创始人贝内特·瑟夫相提并论。
纯文学还有市场吗?
陈明俊的回答是肯定的:“(人)对文学的需要是永恒的。”他戴着眼镜,清瘦,气质冷淡,像个作家,名片上只写着地址和电话,没有职位、没有身份。
他一手创办的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正是因为出版经典文学作品,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首次获作者独家授权的《百年孤独》中文版,上市4个月卖掉80万册;《德川家康》总销量已达到220万册;《1Q84》卖掉160多万册;《白夜行》200多万册;张爱玲的作品累计销量超过360万册,三毛的作品累计销量已超过300万册……这在销售超过50万就算畅销的图书销售市场,简直是一个又一个神话。
在陈明俊看来,用销量来衡量一本书的成功“比较俗”。“出版要回到最根本的问题,即这本书是否有持久的价值,值不值得出版?”陈明俊说,这是新经典选择是否出版一本书最根本的依据。“有时候纯粹了,事情反而简单了。”
新经典的经典气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团——兰登书屋。它出版了大量不朽的精品著作,对现代西方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当然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怎样让新经典成为中国版的“兰登书屋”,正是陈明俊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文学青年创业
2002年7月,在中国出版行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最萧条的时点上,陈明俊选择了创业。他和几个朋友“想做点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成立了新经典工作室。此前,他在出版行业已有一定积累。
和陈明俊一起创业的基本上都是文学青年,很感性。“我们整体上商业氛围很淡,都不是很懂商业的人。”陈说。这几个“文青”满脑子是对经典作品的膜拜,因此反而有异于生意人的宏大想法。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次规划,是引进日本三大经典历史巨著《德川家康》、《宫本武藏》、《坂本龙马》,此前,由于各种原因,这三本经典日本著作没有在中国出版。让陈明俊没想到的是,仅《德川家康》的版权谈判、翻译、编辑就做了整整5年,《坂本龙马》到现在还在翻译中。“如果纯粹从商业角度出发,我们肯定不敢做这些图书。”陈明俊说。
当时和日本方面的版权谈判进展很慢。陈明俊是个非常爱读书的人,在读过台湾人翻译的韩国作家金河仁的《菊花香》后,深受感动,他决定引入这本书的版权。韩国文学当时在国内几乎没人关注,所以版权谈判非常顺利。这本书一炮走红,成为第一本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外国文学书,从此之后韩系文学在中国开始风行,这在以前几乎是不能想象的事。
“《菊花香》的成功,有运气好的因素。”陈明俊说,“运气好,不是机会多,反而是诱惑少。”从一开始,新经典对图书的选择就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从来没有跟风炒作所谓的畅销书。
对于一个出版人来说,品位和眼光至关重要。如何在一个作家还没有红的时候去发现他,敢于尝试不曾被人关注的作品,很考验出版人的眼光。兰登书屋的成功,是因为有创始人贝内特·瑟夫式的传奇人物,那个时代许多大作家早期作品都是他发掘、出版的。某种程度上,陈明俊是新经典的“贝内特·瑟夫”。
在日系图书上,新经典也大获全胜。新经典第一个引进了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一口气签下他20多本书的版权。那时东野圭吾在中国没有知名度,一本书的预付款在15万至30万日元之间。现在东野圭吾红遍中国后,他的版权已炒到700万日元一本。“700万买来的版权基本就不赚钱了。”
新经典做了很多开行业先河的事,比如儿童精装绘本。这是一种由简单的文字、明了的漫画组成的,充满温馨和哲理的儿童书。2003年,这种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的图书,在国内还没有。陈明俊决定引进日本的《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精装绘本,当时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认为“这种书没人买”。新经典签下这本书,版权方象征性地收了5万日元的预付款,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现在,这个系列的销售量有260万册。
“我觉得做出版要有点傻劲。”陈明俊说,《可爱的鼠小弟》、《爱心树》等后来热卖的儿童精装绘本最初并不好卖,但选择它们是相信它们是好书。
温和式管理
从《菊花香》的开门红开始,新经典很少有不畅销的作品,工作室也越做越大。从2006年开始,新经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8月,新经典与北京出版集团合资成立北京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华语文学产品线;2008年5月,新经典又参股汤小明的读书人公司。这个体系完备、已初步具有兰登书屋气质和阵容的出版公司,多年以来没有设总经理和董事长。
“我的角色是总编辑,我主要管内容。”陈明俊说,他90%的精力在做编辑和内容,他会亲自操刀重要图书的策划、封面设计之类的事,“分了一点精力管运营。”陈明俊是个很讨厌条条框框的人,但是公司越做越大,没有制度也不行。创业两三年后,陈明俊和管理层一起制定了一套规则,靠各个部门的互动来落实。现在的新经典虽然不再像创业之初那么散漫,但依旧保留了“文青”的传统,公司没有很多常规的工作会议,“很多重要的策划,还是在走廊里碰出来的。”
陈明俊是典型的浙商,性格平和低调,不喜抛头露面。据新经典外国文学总编辑黎遥说,已经不记得陈明俊上次发脾气是什么时候,“起码是三四年前”。日韩文学版块主编张锐2007年加入新经典时,发现有一位大家都称“陈老师”的人在编辑部看封面,后来他才知道,这位陈老师竟是公司创始人。
“温和”是陈明俊和整个团队共有的标签。新经典90%员工为女性,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七八岁。文艺氛围浓厚的新经典不提倡满负荷工作,追求让编辑在宽松的环境下自由创造。据员工说,有一次陈明俊召集编辑部开会,主要内容竟是:你们最近工作太紧张,这样不好,大家的心态应该更轻松一点!
新经典一共有90多个编辑,一年出书基本在160本左右。“编辑人数跟出书量比起来特别富裕。”陈明俊说,要让编辑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自由成长,“一个编辑要优雅起来。只有这样的状态,才能做出优雅的书来。”
看故事网更新了最新的故事:陈明俊:“真正懂书的人”
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看看米:http://gs.kankan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