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天很冷。我只身前往沈阳,参加一个老朋友的葬礼。最主要的,是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好好陪陪她7岁大的儿子。
没想到,那天我却没看见孩子,他们全家人竟然还没把母亲离世的消息告诉孩子,还把他一个人留在大连只有家庭教师的家里!
晚上,我问他爸爸:为什么要瞒着孩子?他回答:怕孩子受不了,怕影响学习。
他还告诉我,就在妻子离世的当天,他就和几个亲戚专门商量过要怎样跟孩子说明。只是商量来、商量去,大家越说就越觉得真相太残忍,孩子知道了一定会崩溃。所以,事情发生后第三天,他自己回了一趟大连的家,跟孩子说:妈妈的病好了,但是还要到外地去疗养,得过一段时间才能回家。
那要多久啊?
等你20岁,妈妈就回来了。
太长了!可我想妈妈啊!
那就15岁。
好。
这孩子后来就真的再也不问妈妈的事了。听家庭教师电话里说,他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很乖、很听话……
没听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忍不住问:你们真的相信孩子还不知道吗?
没人回答。
到底是害怕孩子会崩溃?还是大人们不能忍受自己已经崩溃?当大人们连伤痛的机会都不给孩子,都期待他“不能崩溃”,孩子就只好开始自我欺骗。
问题是,孩子真有那么脆弱吗?去年地震后,多位去灾区做心理帮助的同事回来后都感慨——相对于失去孩子的父母,失去父母的孩子要比我们想象的坚强得多。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未来,更愿意立足现实往前看。
在这个朋友家里也是,孩子最终成了最坚强的那一个,勇敢地承担了保护爸爸的责任。孩子的潜意识感觉到,此时的父亲需要做点什么来找回自尊,就接受了父亲的谎言,给父亲提供一个“你保护了我”的机会。
但这样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在心理教育的哀伤辅导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让生存者正视必须面对的真相。这样活着的人才能有机会与死者在心理上完成“告别后,转身”的全过程,了结“被抛弃”、“被孤零零地扔在这个世界上”的感受。如果大人剥夺了孩子与离世亲人最后告别的机会,那么,孩子对于那个亲人的等待或期盼,可能会纠缠他的一生,成为一件“未完成事件”,反而使他难以全心全意过好自己的生活。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古龙小说。
小岛上住着一个姑娘和一个武士。姑娘是瞎子,武士对她特别好。姑娘常常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每次武士都回答:因为你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姑娘,照顾你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
一天,小岛上来了一群强盗。他们要来抢这天底下最漂亮的姑娘。武士寡不敌众,没挡住强盗冲入茅屋。没想到的是,所有的强盗见到姑娘都愣住了,然后哈哈大笑:“原来这就是你的美女?简直就是一个丑八怪,白给我们都不要!”
强盗走后,武士不知道该怎样安慰姑娘。姑娘却十分平静地说:“没关系,我早就知道了。虽然你不说,岛上的邻人们怎样谈论我,我也会听得到。只是,既然你希望我以为自己是最漂亮的姑娘,那我就以为自己是最漂亮的姑娘!”
也许,有一天,这个孩子也会对他的父亲说类似的话:既然你希望我以为妈妈没事,那我就以为妈妈没事!到时候,我们这些大人,都该好好谢谢他。
看故事网更新了最新的故事:到底谁在保护谁
更多故事文章请登录看看米:http://gs.kankan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