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放假三天与乾隆的联系

编辑:看故事网来源:gs.kankanmi.com点击:评论

  乾隆年间由于皇帝的生日和中秋节只相差一天,所以万寿节和中秋节是连在一起放假庆祝的,而这三天时间里行宫内更是颁赐瓜果月饼,皇宫内外一派吉祥如意——

  中秋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我国古代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正处于秋季的中间仲月,而当月的十五日又正是这个月的正中,故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周礼》有:“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从那个时代开始,天子对于月的拜祭便已形成制度。而最为合适的时间最终确定为阴历的八月十五,这个最宜祭月赏月的日子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普遍欢度的一个重大的节日。

  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月神的地方在今天的北京阜城门外,《明嘉靖祭祀》记载:“夕月坛每三岁一祭,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大清会典》载:“凡夕月,每年秋分酉时祭;遇丑、辰、未、戌年祭,余年遣大臣摄祭,玉用白璧,礼神制帛一,色白,牲用太牢,乐六奏,用光字,舞八佾”,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生肖年中,凡遇牛年、龙年、羊年、狗年,都由皇帝亲祭,其余年份都派遣大臣替为祭拜。

  中秋之时,帝王若亲往月坛祭拜,则将身穿月白色朝服,带绿松石朝珠,腰系龙纹金方版式白玉朝带,大约在傍晚六七点钟前往月坛祭月。

  乾隆帝即位第六年起,开始巡幸塞外,至乾隆六十年,共巡幸塞外四十九次,在避暑山庄度过四十八个中秋节。那么,乾隆皇帝是如何在山庄过中秋的呢?据《清史稿》记载,清宫各种节令活动中,每个节令都有具体的典制,其中“中秋节”占有突出的地位,到了乾隆时期节令定制就更加详细。乾隆皇帝在山庄过中秋节要举行月供活动。如乾隆二十八年,在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院内摆月供时,有供品二十八种,其中有自来红小月饼。

  祭月完后,赏宫内众人,随往山庄的皇后、贵妃及妃四位、嫔五位、贵人三位、常在四位、阿哥七位等,每位亦伺候自来红月饼一盘。祭拜之后就是赏月、观灯、品尝内廷制作的月饼了。

  另外,乾隆皇帝是八月十三的生日,与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只隔一日,清代将皇帝的生日称为“万寿节”,两个重大的节日如此相近,因此,乾隆帝在山庄谕旨曰:“八月十三上万寿节,皇太后行宫行礼,御澹泊敬诚殿扈从王公大臣行庆贺礼,上奏皇太后於卷阿胜境侍膳,此王公大臣等宴凡三日”。也就是说万寿节和中秋节连在一起放假庆贺了,而这三天时间里行宫内颁赐瓜果月饼,皇宫内外一派吉祥如意、喜庆祥和的场面不变,适时宫中还会在山庄清音阁、一片云、云山胜地等大小戏台演出承应时令的戏目,像《丹桂飘香、霓裳献舞》、《日月迎祥》、《群仙庆贺》、》《广寒法曲》等等,这些曲目大多内容是感谢皇恩、歌功颂德,为的是增添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乾隆皇帝是位孝子,每年的八月十三万寿节到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几天都要给皇太后请安,并侍奉和宴请其母后,还要为母后作中秋侍宴诗,特别是在驻跸山庄期间,八月十五时节正是山庄秋色宜人、丹桂飘香的时候,每当中秋之夜,悠闲在山庄的月夜之中,欣赏着一轮明月,皇帝与群臣们一起举杯赏月,感受着人间天上仙境般的美景,这种情与景的交融恰好迎合了人们内心最惬意的性情,乾隆皇帝是有史以来最讲究中秋活动、做诗最多的一位帝王,就乾隆帝的一生来讲,关于中秋赏月的诗就多达100余首,在这上百首的中秋赏月诗里,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做于避暑山庄,每次皇帝做好赏月诗后扈跸词臣们争着传看,大臣们看完后根据皇上诗句的意境再续上几首,附在皇上中秋诗的后面,所续诗文要求用韵巧妙讲究,格律对仗工整,最后将这些诗画制成画轴收藏起来。

  八月十五中秋节,按规定皇宫中除了上述所说的祭月、设供、上香、行礼之外就是赏月了。我们从诸多的皇帝诗文中可以看出,当年乾隆皇帝在山庄过中秋时的地点、时间以及当时的心情意境,如乾隆三十六年中秋即景中写道:“胜地云山真表地,中秋风月正秋分”。“云山胜地为康熙三十六景之一,每当中秋吟诗於此”。此外,还有青枫绿屿中的月台、月色江声、梨花伴月、云帆月舫等这些以月为名的景点都影射着赏月的意境,还有一些诗文说明了乾隆皇帝每年在山庄过完中秋节后,农历十六日早便启程出发至木兰围场行围打猎,因而,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清宫行围出发的时间制度。

  纵观历史,将思想穿越时空,与皇帝一起欣赏山庄中秋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可以想象的出,当年盛世时期的塞外山庄是怎样的欢歌乐舞、一派丰收景象,正像皇帝诗中描写的一样:“风景皇洲争较异,彩棚瓜饼货街头”。张琳尧

  连接:古人如何过中秋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故事大全

少儿故事 伊索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格林童话故事 安徒生童话故事 中国童话故事 儿童睡前故事 一千零一夜故事 经典少儿故事 睡前故事视频 成语故事视频 幼儿故事视频 胎教故事视频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寓言故事 禅理故事 经典哲理故事 爱情故事 校园故事 初恋故事 网络爱情故事 伤感爱情故事 感人爱情故事 经典爱情故事 亲情故事 父爱故事 母爱故事 兄妹故事 经典亲情故事 名人故事 中国名人故事 外国名人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 经典名人故事 人生故事 职场故事 成败故事 经典人生故事 鬼故事 短篇鬼故事 校园鬼故事 搞笑鬼故事 长篇鬼故事 灵异鬼故事 真实鬼故事 经典鬼故事 民间故事 成语故事 对联故事 唐诗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经典民间故事 现代故事 幽默故事 营销故事 考研故事 理财故事 英语故事 百姓故事 纪实故事 打工故事 法制故事 心理测试 经典现代故事 传奇故事 推理故事 侦探故事 玄幻故事 探险故事 经典传奇故事 历史故事 皇帝故事 将相故事 后宫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战争故事 经典历史故事 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故事 名人创业故事 女性创业故事 80后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故事 经典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