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是晚清汉族重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通过科举取仕之后进入官场,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公元1837年9月2日,即清道光十七年,张之洞在贵州兴义府出生,长辈为其取名之洞,出自《庄子·至乐》中的“张之洞庭之野。”。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
张之洞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学识很高。公元1852年,张之洞年仅十六岁,就中咸丰二年的顺天府解元。
后公元1863年,又在自己二十七岁的时候,中通知二年进士,且是位列第三的探花郎。
科举取仕,是中国古代百姓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而张之洞年纪轻轻就中了探花,随后便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是大多数科举学子在中了进士后要进入的地方,很多人都是从这儿开始做起,然后一步步迈向官途最高位。
张之洞进入翰林院之后,便潜心治学,最终通过不断的努力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长大,而且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中了进士,甚至是位列第三的探花郎。那么至少能说明,在儒学方面,张之洞将圣人之言理解的很透彻。
科举考试发展到后来,在今天的人看来已经是制约国民思想的重要工具。而张之洞是晚清探花郎,那么思想的局限性,不可谓不大。在张之洞早年,一度是请流派健将,维护传统的封建制度。
但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到了后来,张之洞竟然发展成为了一个洋务派代表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发光发热。
何谓洋务运动?说简单点,就是在列请围殴清朝后,一部分先进人士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在见证了外国船坚炮利之后发起的一项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的运动。旨在通过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增强国家实力。
对于洋务运动,大多数顽固守旧派坚决发对,而作为请流派代表的张之洞,竟然在后来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不得不让我们惊讶。
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为中国军事实力的提高作出重要贡献。
光绪三十五年,张之洞因病去世,谥号文襄。人死如灯灭,本应静静躺在地下长眠的张之洞,在后来却被人惊醒,受到极为恶劣的对待。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之后,党和领导人倡导纠正人们的旧思想、旧风俗,但是有些人却将此事扩大化,甚至刻意扭曲。而张之洞的坟墓,就是此事的受害者之一。他的坟墓被抛开,尸体被拖了出来。有的人说是被掉在树上,因为没人敢收尸,所以沦落到被狗啃食的地步。
还有一种说法是张氏夫妇的遗体被红卫兵抬出后,放在坟坑东面暴晒了数十天后,遗骨不知去向。后来一些妇人胆小,便挖了个坑,将其偷偷埋了。现在张之洞夫妇的尸体,虽然被人找到,但是仍然不能抹掉他凄惨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