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句暗示的人物命运【185句精选】
红楼梦诗句暗示的人物命运
1、一僧一道,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坐在石头上高谈阔论。僧则癞头跣足,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
2、比如林黛玉就是苏州人,在京中寄人篱下,未免自伤身世,一直表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其中最集中的一次体现就是在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3、他们的性格都有所不同,贾母仁慈慈祥,代表家族的权威;贾政有志向有抱负,但过于功利;贾赦阴险奸诈,喜好色欲;林黛玉聪明敏感,多愁善感;贾宝玉善良淳朴,忧心家族的衰败等等
4、探春才清志高,精明干练不减于男人,因此诗中“短鬃”、“葛巾”等字样都是以男人自况。她对荣府内部的矛盾和腐败看得很清楚,但也束手无策,只好保持洁身自好的态度。她同乃兄宝玉最亲密,情趣相投。所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正表明了她嫉视丑恶,不随风流俗的清高态度。
5、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6、她一边大啖鹿肉,一边对林黛玉所讲的"是真名士自风流”。此言的上一句,则是“惟大英雄能本色”,可见曹雪芹正是意指史湘云的理想,就是成一个豪气冲天的大英雄。
7、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8、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9、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10、暗示史湘云的命运是湘云写的是《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11、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12、咏菊诸诗是以诗的内容排顺序的。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
13、凤姐儿送茶给黛玉时也曾说过:“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可见凤姐儿是经常求黛玉做事的。而无所不能的当家人王熙凤能求得着孤女林黛玉的事,想想实在有限,况且还要“打发人送来”,九成是布料活计之类,总不见得会求黛玉帮忙写诗吧?
14、那么黛玉的手巧不巧呢?
15、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16、宝钗很会做人,将礼物分成一份份地送给园里诸人,连赵姨娘、贾环母子也不落下,又特地给黛玉的加厚一倍。“林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想到这里,不觉又伤起心来了”。
17、的确都是苏州特产。苏州的香粉花扇、手工艺品,到今天也是很闻名的。
18、范围很广。
19、蕉下客(探春)
20、好道之人看到了无为,好佛之人看到了空,悟。
21、后来宝玉烦莺儿打络子,宝钗热心地怂恿道:“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可见对这事儿有多耿耿于怀。
22、我们虽不能把十二首菊花诗作十二首判词看待,但应该把咏菊诗的总体看成是咏人——咏十二钗总的命运,最后是叶缺花残,万艳同悲,归到“薄命司”去。贾家要“一败涂地”,《残菊》就暗含着一败涂地时群芳的最后结局。
23、而在这一段之前,刚刚写道王熙凤让宝玉帮忙记个账,“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宝玉道:“这算什么?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凤姐儿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
24、此处可见,黛玉不但要做自己的活计,有时还要负责园里其他人的裁剪,故而宝玉才会问:“这是谁叫裁的?”
25、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26、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27、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28、潇湘妃子(黛玉)
29、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30、薛蟠从江南办货回来,遍发礼物。其中给妹妹宝钗带的一箱子东西,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差错。”
红楼梦诗句暗示的人物命运
31、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二。用的是“四支”韵。
32、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33、林黛玉的姑苏情结
34、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咏菊诗用韵与咏白海棠诗稍不同,即不限韵,各人可自由选择韵脚。这一首用的是“四支”韵。对这首诗,探春评价说:“到底要算荡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确实,这是最精彩的两句。
35、好色的看到了断袖之癖,用世之人看到了周旋。
36、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做的那个香袋儿,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剪。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林黛玉见他如此珍重,戴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怠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它罢!”
37、以第一回为例,主要人物有贾母,贾代善,贾赦,贾政等,他们是贾家的家族长辈;有林黛玉,贾宝玉,贾探春,秦可卿等,他们是贾家的少爷少奶们以及宝玉的姨妈
38、好官场的人看到了人事,好文之人看到好文笔。
39、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由冯紫英作东请宝玉、薛蟠、琪官三人聚会,席间作陪的,还有锦香院的妓女云儿。而云儿为史湘云小名。
40、《红楼梦》咏菊十二首的文化寓意
41、又是出自书香宦门,又是精于书画,又是命薄早夭,这说的是慧娘,还是黛玉?
42、“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莫怨东风当自嗟”。
43、史湘云在潇湘馆的睡觉,露出雪白臂膀;宝玉生日之际,酒醉眠芍的憨态;庐雪庵飞雪日,大啖鹿肉的江湖儿女吃相;相比林黛玉扭捏之气,更显其豪爽侠义之为人。
44、这是湘云的第三首咏菊诗,用的是“一冬”韵。由爱菊花而爱及菊花的影子,极力描绘日光、灯光、月光下菊影的各种形象,从现象上看,这同一般有闲文人吟风弄月的诗作也无不同。但曹雪芹让湘云咏出这样一首情调暗淡的诗,是有其用心的。“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显然是暗示她未来凄凉的命运。
45、游子乡情,溢然纸上。
46、除却这些有名有姓的人之外,园中来自姑苏的还有驾驶棠木舫的苏州驾娘,可谓是书中地位最低贱的苏州女了,然而宝玉既说过“女人是水做的骨肉”,那么水中操舟的女子,自然只能来自姑苏了。
47、第五回书中,警幻仙子曾赞宝玉是闺阁中的良友,并且说他可为闺阁增光。这是说宝玉喜欢女孩子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不同,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如果以花喻女孩子,那么这首诗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表现了他对女孩子的态度。
48、她便说道:“奔腾而澎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
49、一来,史湘云若为须眉,定与周瑜这样的大英雄有着相同的气质。
50、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
51、“那日,(贾雨村)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52、"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53、蘅芜君(宝钗)
54、这并非作者粗心,而是预示其结局——如甄士隐解读的《好了歌》中,“流落在烟花巷”做了妓女。
55、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56、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57、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58、吃肥蟹,饮醇酩,赏艳菊,作佳诗,何等富贵风流!然而透出的气息却是如此凄凉惨淡。这是《红楼梦》常用的手法,也是作者的高明处
59、簪菊,即把菊花插在头上。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七。用的是“七阳”韵。
60、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红楼梦诗句暗示的人物命运
61、所以在第六十三回中,作者又写她学贾宝玉将葵官改成男装后,就给其起个对应的男名叫“韦大英”。
62、可见黛玉性子虽娇,竟是剪刀不离手的。宝玉的通灵玉是天天要戴在身上的,老太太、太太几双眼珠儿盯着的,若是活计不精致细巧,哪能入得了几位老人家的眼?
63、纯真之人看到了真情,世俗之人看到了富贵权力。
64、比妙玉更加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姑苏女子,还有一位暗出的“针神”慧娘,乃是贾母至爱的璎珞的旧主人,“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
65、多愁善感的人,会很喜欢《红楼梦》,可能更喜欢林黛玉,欣赏其中的诗词歌赋。
66、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67、怡红公子(宝玉)
68、枕霞旧友(湘云)
69、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70、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71、苏绣驰名天下,姑苏女子大都擅长女红,大家闺秀的林黛玉也不例外。尽管袭人背后讽刺黛玉说:“他可不作呢。若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72、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73、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74、然而实际上,黛玉在苏州并未生活多久,早在第二回林黛玉第一次暗出时,书中就写道:
75、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76、《红楼梦》里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出题者使用一个实字,一个虚字来命题,即菊字为实,另一字为虚,共做题十二道,即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限用七律,不限韵脚。诗作皆署"雅号",即:"蘅芜君"(薛宝钗)、"怡红公子"(贾宝玉)、枕霞旧友"(史湘云)、"潇湘妃子"(林黛玉)、"蕉下客"(贾探春)。
77、总之,不同性格的人都对红楼梦评价都很高。
78、弹琴饮酒,赏菊吟诗,蔑视富贵,佯狂傲世,颇具陶潜一类名士的风度。黛玉很欣赏湘云这首诗,她评论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所谓“背面傅粉”,就是用了倒插笔的手法,写完插瓶的菊花后再写原来在园中赏菊的情景。这就扩大了诗的意境,丰富了吟咏的内容。
79、理性的人也对红楼梦评价很高。比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贾探春高超的管家能力。
80、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81、然而书中关于黛玉做针线的描写其实并不少,而且黛玉是小姐又不是女工,活计在精不在多,“巧”是第一位。
82、蘅芜君(宝钗)
83、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84、“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85、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86、而且不仅是宝玉的香囊、荷包,就连他命根子的通灵宝玉上穿的穗子,也是由黛玉所做,并且在宝黛两个的另一次激烈拌嘴中,被黛玉一把抢过来,剪成了几段。还由此惹出了老太太“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爱情格言来。
87、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与水有关;中秋夜与黛玉联诗,"寒塘渡鹤影”一句,又与水有关;女汉子沦为船妓,命合水与船。
88、换言之,黛玉在苏州只待过五年,加上扬州一年,对于江南的记忆也不过到六岁为止。然而在她身上,却时时处处打下了深深的江南烙印,姑苏风华。
89、《红楼梦》剧照
90、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
红楼梦诗句暗示的人物命运
91、诗题是《菊梦》,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和云伴月”,已经有些不祥;“登仙”,则又是“死亡”的代词。“登仙非慕庄生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盟”,等于说重结绎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对黛玉的结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92、在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93、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94、暗示史湘云命运的是下面这句诗
95、“不宜出行”又同判词湘江水已逝,有船难行的图意吻合。
96、《红楼梦》第四十九,湘云穿着男孩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子模样,越显的雄姿英发的模样。
97、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98、不同人物性格不同,比如贾宝玉天真浪漫、沉迷诗词;林黛玉清丽秀雅、敏感多情;薛宝钗聪明机智、世故腹黑;王熙凤聪明能干、阴险刻薄等等
99、贾雨村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敝巾旧服,虽是贫困,然生的雄壮。
100、【诗词鉴赏】
101、您好!不同性格人对红楼梦的评价都很高。比如:
102、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103、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104、从《画菊》这个题目说,这首诗写得很生动。“攒花染出几痕霜”、“跳脱秋生腕底香”等句,构思和造句都不落俗套。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句“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有“画饼充饥”之意。书作者似乎在这里暗喻宝钗同宝玉未来的夫妻关系有其名而无其实。
105、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106、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107、其三,谜底法船和史湘云联系,则暗伏其为沦船妓的不幸结局,火烧为史湘云不甘其辱,玉石俱焚之意。
108、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109、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110、史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颇具男性气度。“科头”是不戴帽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没有帽子,无所谓“科头”。但这是作诗,是遣兴取乐,诗人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男人。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竞把她误认成宝玉。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在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
111、《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堪称全书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菊是花中君子之一,曹雪芹将红楼群芳的婉约与金秋菊花的孤傲结合在一起,以女性诗章的流光溢彩,给菊花诗史平添了一抹不可多得的清新雅致。这些诗不仅本身对情对景,而且诗中有诗,以谶语性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也预示着这些女子将有怎样的人生际遇,或悲或喜已不在话下。
112、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113、然而冥冥中自有感知,后来香菱拜了黛玉做师父,学习作诗。连宝玉也感叹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114、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115、版《红楼梦》就采用了这个结局,其中湘云肝肠寸断,声嘶力竭向岸边的宝玉哭喊道:“爱哥哥,赎我!”的场景,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116、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117、这个出自苏州读书仕宦之家、自小多病且又能诗擅赋的姑娘,像不像是出家的黛玉?
118、在十二首咏菊诗中,这一首被评为第五,属上乘之作。用的是“十二侵”韵。
119、这一首用的是“十灰”韵。
120、此词以拈来柳絮借喻占得春光,实为对湘云未来的暗示。湘云后来嫁给卫若兰,新婚美满。但此词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情绪上是那样无可奈何,预示着她所谓的美满婚姻好景不长。
红楼梦诗句暗示的人物命运
121、红楼梦的人物塑造非常深刻,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轨迹,读者可以从中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和人性的复杂性
122、其主要理由则是诗中江水,船的景物与太虚幻境中探春的判词图符合:
123、这个无头账,到最后也没有揭晓,于是读者就和宝玉一样都装在闷葫芦里了。然而联系上下文看,很可能这个账和黛玉做的活计有关,或是给什么大人物备的礼吧。黛玉的手若不巧、活如不精,又怎么会接受这样的派使呢?自然是除她之外,园中无人可托,所以才会连老太太也默许凤姐儿劳烦她了。
124、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三。用的“八庚”韵。
125、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126、宝钗为十二首菊花诗排顺序时说:“……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就说得很明白,“盛”要以“残”作结。大观园金钗有十二个,菊花诗也恰好作了十二首,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我们虽不能把十二首菊花诗作十二首判词看待,但应该把咏菊诗的总体看成是咏人——咏十二钗总的命运,最后是叶缺花残,万艳同悲,归到“薄命司”去。家要“一败涂地”,《残菊》就暗含着一败涂地时群芳的最后结局,也包括她自己的结局。“万里寒云”正是她远嫁时的况味;“暂时分手莫相思”也可同“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的曲子对应起来。
127、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128、这里明明白白写道,黛玉做的香囊乃是“十分精巧”。
129、二来,第六十二回众姐妹行酒令时,史湘云酒令既有周公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洒脱气度,也可看出大江与大船的照应。
130、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宝玉难得地受了回父亲夸奖,一高兴,就把身上佩的戴的任由小厮们解了个干净——
131、Y鬟,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
132、太虚幻境中她的判曲为:"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133、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134、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135、宝玉进来,只见地下一个丫头吹熨斗,炕上两个丫头打粉线,黛玉弯着腰拿着剪子裁什么呢。宝玉走进来笑道:“哦,这是作什么呢?才吃了饭,这么空着头,一会子又头疼了。”黛玉并不理,只管裁他的……宝钗也进来问:“林妹妹作什么呢?”因见林黛玉裁剪,因笑道:“妹妹越发能干了,连裁剪都会了。”……宝玉便问丫头们:“这是谁叫裁的?”林黛玉见问丫头们,便说道:“凭他谁叫我裁,也不关二爷的事儿!”宝玉方欲说话,只见有人进来回说:“外头有人请……”
136、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137、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138、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139、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140、《赤壁怀古》作为书中女子的诗谶语之一,这首怀古诗,赞叹的是历史人物周,在赤壁大败曹军之壮举,而十二钗正册里的史湘云,是个豪爽大气的中性女子。
141、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142、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143、开朗外向的人也喜欢红楼梦。喜欢史湘云醉眠芍药坞,娇憨可人。
144、有人猜谜底是用于救火的门海大鱼缸,似乎和水火有联系,但和所伏人物命运联系不上,暂且不说。
145、红楼梦每一回都有不同的主要人物,人物性格各异
146、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147、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148、宝玉自己以为他的诗写出了“访菊”、“种菊”的情景,但也心服口服地承认不如林、薛、史诸人之诗。
149、谜底为法船,就与暗伏史湘云的命运互为照应。
150、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红楼梦诗句暗示的人物命运
151、宝玉来了看见,不免安慰再三,又约她往宝钗那里道谢。黛玉说:“自家姊妹,这倒不必。只是到他那边,薛大哥回来了,必然告诉他些南边的古迹儿,我去听听,只当回了家乡一趟的。”说着,眼圈儿又红了。
152、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153、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154、《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一直在强调“金陵”这个概念。但是金陵在这里似乎是泛指,南京、姑苏、杭州乃至淮扬之地都属金陵。
155、"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156、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157、史湘云与周瑜
158、关于此首诗谜所伏书中女子,比较多的观点认为是探春。
159、可惜的是,她们无法驾着棠木舫,将黛玉送回她的家乡去。
160、再联想到该诗谜,暗喻湘云为船妓的命运,咏景怀史,谜底与谶语人物一一对应。所以,薛宝琴的《赤壁怀古》诗谜底应该法船为佳,又暗伏了史湘云的命运。
161、这段话明白地写出,黛玉虽然籍贯姑苏,但是五岁时便随父亲林如海来到扬州。次年母亲亡故,又随蒙师贾雨村投奔贾府,与三生石畔旧精魂的贾宝玉隔世重见,从而结下一段伤心缘。
162、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163、会是谁呢?左不过老太太、王夫人、凤姐儿几个人,别的人也指使不着黛玉。
164、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165、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166、除了这几个闺秀之外,来自姑苏的女子还有十二个女戏子及她们的教习,自然也都是精通音律、聪明灵秀的女子了,而其中的龄官,更是眉眼儿像极了黛玉,并且也是身子柔弱、性情乖僻自傲的,更可谓是沦落戏行的黛玉了。后来戏班子解散,跟了黛玉的是藕官,曾经胆大包天、在园子里烧纸祭药官的,可见也是痴情种子。
167、供菊,是把菊花插在花瓶中作摆设来赏玩。这首被评为第六。用的是“十一尤”韵。
168、每一回的主要人物不一定相同,但都涉及到贾家和史家的人物,其中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等
169、史湘云的判词图虽然无船,图意却更与史湘云的命运相似:
170、其实除了黛玉,书中写明籍贯姑苏的女子不少,第一个就是香菱,家住姑苏阊门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隔壁。这是全书出现的第一个女子,不但籍出姑苏,而且连家门街巷也报得清楚,然而偏偏就是这个女孩子,却因自幼被拐,连自己的家乡籍贯都记不清了,并不知道自己是黛玉的同乡。也许,这正是让人可悲可叹之处!
171、宝钗这首被评为第七。用的是“七阳”韵。
172、“地灵人杰”,这个地方,自是姑苏了。
173、这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最后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174、“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按理说,这一首应该评为咏菊诗中的第一,李纨却把它评为第二。本来李纨自己也承认“不能作诗”,也就不必苛求了。
175、圆滑世故的人也会喜欢《红楼梦》。更欣赏其中的薛宝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176、这首诗说明了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在叔叔婶婶家生活,虽然身处富贵,但是没有父母,后来嫁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夫君,但是夫君早逝,史家也被抄了,史湘云流落风尘之地
177、霁月难逢彩玉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178、有些专家猜测是凤姐儿不识字,所以求黛玉帮自己做些笔墨学问上的事。非也,通常的小事,凤姐儿手下有个彩明是识字的,专门用于点花名册签到之类的差使;事情再重大些,她或许会去烦贾琏、宝玉甚至三姑娘探春,但不至于找不理俗务的黛玉。这个表嫂能求到家中表小姐的,最多只是针线上的事,也只有针线事,才会当众毫不在意地说出来,不以为忤。
179、但探春为王妃远嫁,乘船为了去海外,并无"火烧"之虞,“清明涕送江边望”中清明节,也不会烧法船。除此之外,亦并无更多证据指向探春。
180、在整个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上,作者曹雪芹通过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和情感,表现出各种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积淀,给读者刻画了具有强烈人物描绘特征的众多人物形象,成为绝世经典
红楼梦诗句暗示的人物命运
181、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182、而十二钗中最后一个出场的妙玉,无巧不巧,也是姑苏人。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报告说:“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183、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184、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185、圆滑的人看到了人情利益,鸡偷狗盗之辈看到管理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