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宋词甚于喜欢唐诗。喜欢在深夜伴着低调的咖啡香味走进婉约词的世界。
在辛苦一天后,翻开象牙黄的书页,心里总是有说不出的平静与淡然,仿佛千百年前多情的词人留下的长短句滤去了心中的嘈杂与尘世的喧嚣。心静如水。我曾为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凄凉感叹,也曾为易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痴情汗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慢慢念出,正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缠绵一世。婉约词不如豪放词的大气,有人曾将豪放词比做沉稳敦厚的山,将婉约词比做灵动的水。我觉得婉约词就像是一杯香茗,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它的馨香。
还记得JAY在<;东风破>;中低吟:一壶浊酒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这大概就是婉约词人们在离别和思念时的感受吧。那么缠绵悱恻的感情却能够用这么些简单凝练的词语概括,让人读到的时候不经意地就放开了思想的羁绊,在词的意境中驰骋。每每读到易安之时,眼前就浮现出她消瘦的身影'薄薄的熏乡腾出的烟雾、满地的黄花,还有那“三杯两盏淡酒“。
以前看琼瑶的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总是煽情地说:“亲爱的我走了。“同样是离愁,柳永却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前者让人恶心,后者让人伤心。“婉约词是柔美的,艳而不娇,华而不俗,情深而不造作,意重而不;赘人。“或许正因为这样,婉约词才能带给人宁静,让人在真情中得到洗礼。;婉约词的意境是雅致的,“晓风蝉鸣,杨柳岸,风花雪月;烈日残阳,雕栏旁,歌舞升平;飞火流荧,阑珊处,冷落清秋。
“它带给我们的不是浩气荡然的滚滚江水,不是大漠孤烟和金戈铁马,更不是残垣断壁下的具具忠骨。不是人人都有一腔热血精忠报国,比起激烈粗犷的豪放词,细腻的婉约词更适合我。
如果可以,我愿意回到宋朝,提一壶浊酒,点一盏忧愁,像易安一样,缓缓念出一首柔美的婉约词。
第2篇 婉约越人歌750字今夕何夕兮,壑辛。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蓍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
当我第一次看这首词的时候,我就决定喜欢它;当我听到这首曲的时候,我就决定爱上它。手中捧着一本古词集,隐隐透着若游丝般的书香,耳边一片静谧,只有周迅沙哑的嗓音配上几拨洽到其分的古筝声,那一刻,是心无旁骛,歌者至尊。
周迅的嗓子不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时这一次他的沙哑反而给曲增加了几缕独特的韵味,再加上古筝声,给人一种欲断不得,欲罢不能的感觉,曲调舒缓却不显拖沓。但不管这些有多么出色,我认为魅力之源是歌词。
闭上眼睛,想象那个可爱的江畔越女羞于启口而用一首歌表达自己的心意,心也悠悠,水也悠悠,悠悠的水上飘着悠悠的情意,飘着一叶舟,越女一边打浆一边用心注视着王子,唱着动听的歌儿。王子本是有心人,他听不懂越女说唱的歌的意思,但他会去打听,会去问,知道他明白越女的心意。这样说,越女是很幸运的,仅仅是一面之缘,却能锁住终身幸福。倘若王子是无心人,那首动听的歌曲听过就随它去了,那么越女最后那一句断人心肠的“心悦君兮君不知”就真的成为一个地老天荒无人知晓的凄美传说,慢慢地在越女的心上凝固停滞直至海枯石烂,成为一块暗紫色地伤疤,造型精致而惨烈。
也许,越人歌能流传至今,被那么多的人喜爱,能够拥有那么大的魅力,很大原因还源于它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圆满的结局,很多人都会喜欢。
我不喜欢《孔雀东南飞》就是这个原因,两个人明明相爱却搞得一个自挂东南枝,一个举身赴清池,这样的一个结局会让人感到畏惧,哪怕它是千古最长的关于爱情的词,哪怕有多少专家去鉴赏它,去研究它,去赞美它。李清照的词的确是很婉约,同样,都是太悲了。
越人歌是婉约中的婉约,以它的喜剧结尾博得众人的欣赏,在我的心目中,词曲之首,她是当之无愧的。最是婉约,莫过于《越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