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像小学生的作业本,被人胡乱地涂来改去,融合了奇妙的杂乱无章与锦绣繁华。常常骑着单车,享受微风过耳的轻快,享受汗流浃背的惬意,享受急速飞驰的狂妄,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经过一个个十字路口,在车水马龙中穿梭;经过一排排房屋店铺,在鳞次栉比中遨游;经过一座座建筑工地,在尘土飞扬中放纵;经过一条条林荫小道,在郁郁葱葱中逗留。因为年轻,我不畏惧,有时迷恋过去,偶尔憧憬未来,有时蹉跎光阴,常常口无遮拦。
有一天,忽然发现汽车的数量已经多于单车,它们庞大的身躯占据了每一条街道的中心,它们冲天的尾气笼罩了每一座城市的上空,我忽然明白过来:稼轩的“宝马雕车香满路”已然成为现实时,单车在渐渐离我远去,一如我骑着单车驶过的岁月,无法收拾,更无法重来。
血缘,金钱
我属于见钱眼开但不见利忘义的那种类型。往往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电视荧屏上看到五花八门的家庭纠纷案,百分之八九十与钱有关。或者是某某欠某某钱,而两人是亲戚,于是一个想赖账,一个不依不饶,一来二去闹上公堂;或者是两夫妻离婚,为了财产分割问题大打出手;又或者是儿女争夺父母的遗产。举不胜举。
于此我不明白的是:在这些人眼中,难道亲情还不如钞票吗?古语有云:血浓于水。意即血缘是超越一切的。我可以赞同大义灭亲,却无论如何不敢苟同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凡涉及情感品质问题,金钱一概派不上任何用处。金钱能换来破镜重圆吗?不能。金钱能换来死而复生吗?不能。金钱能换来天长地久吗?不能。可是,这个挺简单的道理难住了当今不少人哦。
烧饼,比萨
“开心时刻必胜客”,一则广告,两代情结。烧饼摊边,热气阵阵,推着单车的上班族如蜻蜓点水般路过,结束早锻炼的老人们三三两两沿路而坐,7角钱的油条烧饼,生意还不错。西餐厅里,冷气袭袭,吮吸着饮料的年轻男女对视着微笑,学生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谈笑风生,55元的9寸比萨,生意堪称火爆。就像被高楼取代的四合小院,被高架取代的小桥流水,现代文明如洪水猛兽一般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吞噬着落后和破旧。无情地吞噬,甚至还没来得及让人们回味。现在赶走了过去,又将被未来赶走。传统在消逝,取而代之的却不是本国的文明,是西方的文明;失落的,是我,是和我一样的国民,是我们用笔尖垂钓一地瘦瘦的忧伤。
第2篇 失落的辫子350字看看镜子里那一头短发,想想来一中也有一年了吧。而一年前,镜子里的,是两条柔美的辫子,安然垂在肩头。
小时侯的长辫,是妈妈帮我梳的。小木梳一下一下,昨天打针的恐惧,小鱼死去的伤心,被轻轻梳落,心也被梳理得安宁。每天早晨,极盼望妈妈为我梳辫子的我,总带着一种迫不及待坐在镜子前,让妈妈轻柔而灵巧的手穿过我的长发,施下一种魔法,让美丽,在我的头上灿烂地盛开。
后来长大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我便学会了自己梳理辫子,学着妈妈,施下美丽的魔法。
我有满满一抽屉的发夹,它们曾在我的头上翻飞而流光溢彩。但现在,已经成为了在记忆中随已失落的辫子而飞扬的美丽的回忆。
面对着镜子,没有了从前的飘逸,甚至有时像支棱着的刺猬,却也简洁利落。也许在寻梦的途中,是会遗失一些美好的事物;但轻装上阵,会不会更快地到达梦的目的地呢?
第3篇 【微作文】失落之情200字自那天以来,我天天被失落感笼罩着……
胖子啊,你为什么这么要面子。你说过,你一定能考上翠园,可是,成绩出了后,你却差了录取分数线三十分,我们三人就只有你没考上。我还幻想着高中时当我叫你一声胖子,你就跑过来大力撞我。只可惜,或许一切都将成奢望。你考试不理想后,你想过去复读,可能是想到要当我学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也许,我失落的不是你那样地爱面子,而是我又少了一个可伴我三年高中生活的朋友……不管怎样,我只希望,以后我们还会相遇,我还会叫你胖子的!
初三:林琮键
第4篇 失落的季节50字风儿走了
没有留下什么
梦的期待
永远在边缘徘徊
云儿飘过
不理会我的呼唤
路程太远
还是吝啬那回头的瞬间
既然要走
那么我只能沉默
寻找只是属于我的沙漠
失落的季节
在心灵的轨道划过
奈何
第5篇 失落的文明800字公元前3000年,美洲大陆上出现了“玛雅文明”;公元10世纪,它又突然消失了。
公元前2500年,亚洲大陆上出现了华夏文明;在国人传统文化意识观念越来越淡薄的今天,华夏文明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消失……
几年前,国人明确感受到了一次华夏传统的遗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韩国申报的端午节纳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端午节”已正式成为了韩国的国有节日。在网上,不乏有对节日遗失的激动、遗憾和愤怒之情,但是,鲜有人冷静下来思考这一问题。
在当今的社会公众中(尤其是青少年),“哈韩族”、“哈日族”越来越多,“火星文”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一些网络语言也频频出现在学生的习作中,而对一些成语、谚语等却说不出个一二三。
现在的中国人,要么就是抱着义和团式的心态去地抵制,甚至辱骂外来文化;要么就是一味的崇洋媚外,吸收外来文化。前不久,国内某媒体记者拿着一幅《春日雪景图》去到一所学校去做调查,当记者问道这是什么节日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圣诞节”。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视角中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哪里还谈得上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已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宝藏,当外国人盯着宝藏垂涎欲滴时,我们或是紧抱着怀中的金银财宝打盹,或是盯着别国文化的冰山一角望眼欲穿。我们注重“文物”,注重青铜和瓷器,就说“我们保护了文化遗产”;我们却忽略了“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多年来,一些传统节日已逐渐沦为拜金主义者和商家的一种赚钱手法,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君请看看,现在坐在苏州茶馆里听评弹的还有几个年轻人?天天把头发又染红又染黄的都是谁?还有多少人端午节吃粽子、正月十五吃元宵?这如果不是传统文化的遗失还是什么?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一衣带水的邻国拿去汉字和孔子思想吗?
“玛雅文明”消失了,华夏文明呢?
第6篇 失落的文明550字城市像小学生的作业本,被人胡乱地涂来改去,融合了奇妙的杂乱无章与锦绣繁华。常常骑着单车,享受微风过耳的轻快,享受汗流浃背的惬意,享受急速飞驰的狂妄,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经过一个个十字路口,在车水马龙中穿梭;经过一排排房屋店铺,在鳞次栉比中遨游;经过一座座建筑工地,在尘土飞扬中放纵;经过一条条林荫小道,在郁郁葱葱中逗留。因为年轻,我不畏惧,有时迷恋过去,偶尔憧憬未来,有时蹉跎光阴,常常口无遮拦。
有一天,忽然发现汽车的数量已经多于单车,它们庞大的身躯占据了每一条街道的中心,它们冲天的尾气笼罩了每一座城市的上空,我忽然明白过来:稼轩的“宝马雕车香满路”已然成为现实时,单车在渐渐离我远去,一如我骑着单车驶过的岁月,无法收拾,更无法重来。
血缘,金钱
我属于见钱眼开但不见利忘义的那种类型。往往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电视荧屏上看到五花八门的家庭纠纷案,百分之八九十与钱有关。或者是某某欠某某钱,而两人是亲戚,于是一个想赖账,一个不依不饶,一来二去闹上公堂;或者是两夫妻离婚,为了财产分割问题大打出手;又或者是儿女争夺父母的遗产。举不胜举。
于此我不明白的是:在这些人眼中,难道亲情还不如钞票吗?古语有云:血浓于水。意即血缘是超越一切的。我可以赞同大义灭亲,却无论如何不敢苟同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凡涉及情感品质问题,金钱一概派不上任何用处。
第7篇 失落的文明900字城市像小学生的作业本,被人胡乱地涂来改去,融合了奇妙的杂乱无章与锦绣繁华。常常骑着单车,享受微风过耳的轻快,享受汗流浃背的惬意,享受急速飞驰的狂妄,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经过一个个十字路口,在车水马龙中穿梭;经过一排排房屋店铺,在鳞次栉比中遨游;经过一座座建筑工地,在尘土飞扬中放纵;经过一条条林荫小道,在郁郁葱葱中逗留。因为年轻,我不畏惧,有时迷恋过去,偶尔憧憬未来,有时蹉跎光阴,常常口无遮拦。
有一天,忽然发现汽车的数量已经多于单车,它们庞大的身躯占据了每一条街道的中心,它们冲天的尾气笼罩了每一座城市的上空,我忽然明白过来:稼轩的“宝马雕车香满路”已然成为现实时,单车在渐渐离我远去,一如我骑着单车驶过的岁月,无法收拾,更无法重来。
血缘,金钱
我属于见钱眼开但不见利忘义的那种类型。往往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电视荧屏上看到五花八门的家庭纠纷案,百分之八九十与钱有关。或者是某某欠某某钱,而两人是亲戚,于是一个想赖账,一个不依不饶,一来二去闹上公堂;或者是两夫妻离婚,为了财产分割问题大打出手;又或者是儿女争夺父母的遗产。举不胜举。
于此我不明白的是:在这些人眼中,难道亲情还不如钞票吗?古语有云:血浓于水。意即血缘是超越一切的。我可以赞同大义灭亲,却无论如何不敢苟同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凡涉及情感品质问题,金钱一概派不上任何用处。金钱能换来破镜重圆吗?
不能。金钱能换来死而复生吗?不能。金钱能换来天长地久吗?不能。可是,这个挺简单的道理难住了当今不少人哦。
烧饼,比萨
“开心时刻必胜客”,一则广告,两代情结。烧饼摊边,热气阵阵,推着单车的上班族如蜻蜓点水般路过,结束早锻炼的老人们三三两两沿路而坐,7角钱的油条烧饼,生意还不错。西餐厅里,冷气袭袭,吮吸着饮料的年轻男女对视着微笑,学生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谈笑风生,55元的9寸比萨,生意堪称火爆。就像被高楼取代的四合小院,被高架取代的小桥流水,现代文明如洪水猛兽一般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吞噬着落后和破旧。无情地吞噬,甚至还没来得及让人们回味。现在赶走了过去,又将被未来赶走。传统在消逝,取而代之的却不是本国的文明,是西方的文明;失落的,是我,是和我一样的国民,是我们用笔尖垂钓一地瘦瘦的忧伤。
第8篇 感于失落文明之侧1000字圆明园,早就想来看看你,清代园林之精髓,八国联军罪恶炮轰过的圆明园,19世纪人类历史文化劫难的见证圆明园,浴火历劫而屹立百年不死的圆明园。看过圆明园复原缩微景观,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它的辉煌与魅力,因为这一切,根本无法与眼前的实景相联系。圆明园,你那恬淡秀美的武陵春色在哪里?你那曲桥塔影的平湖秋月在哪里?你那笙歌管弦的宴乐升平又在哪里?
荒凉,残破,倒塌的石柱,高大的石屏风,我抚着屏柱上精美的雕刻,仿佛触到了百年以前的累累伤痕。我一遍遍抚摸这些静卧的巨石,它们荒凉而寂寞,仿佛只有廊柱残破的一角,还留有燃烧后的余温,是那场大火留下的气息么?
我无法想象三天三夜炼狱般的焚烧。普罗米修斯历尽艰辛盗得的火种,为夸夫照亮追日征途的火把,在这里竟成了人类文化史上最大的刽子手。在熊熊烈火中,被刺伤的何止是中国的艺术,受污辱的又岂止中华民族?圆明园这块艺术的瑰宝是属于全人类的。
探访圆明园,我仿佛看到我们的祖先从刀耕火种里走来,从镣铐血泪中走来,从龙袍凤冠边走来。我们不能否认,那在有些人看来并不文明的时代,创造了人类艺术史上最大的瑰宝。翻开15世纪开始的史册,那些自命文明的国家,哪一个不是在对别国文化的践踏和掠夺中建立起来的?西班牙的铁蹄踏上美洲大陆,满载黑奴的货轮行驶在大西洋上,英法将罪恶之火烧向东方的万园之园,就连当今最推崇人权的国家,当初不也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尸骨和文明之上的么?这就是发展,这就是发展?
站在圆明园的断垣残壁前,站在人类失落的文明之侧,我不禁叩问历史,是否每个新纪元的诞生都伴随着艺术与文化的毁灭。如果是,那就意味着人类在一边书写历史一边焚毁历史。然而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又怎能算是民族?我们在战争硝烟中哭喊挣扎,在钢筋混凝土保护下的麻木迷惘的日子又能持续多久?或许历史的车轮终将碾去所有的愚昧和野蛮,但我们愿意历史朝哪边走,我们又在让历史朝哪边走?
探访圆明园,我按紧了历史的脉搏,历史的目光透过圆明园,投向苍穹最深的云天:蓝天白云下,人是一个群体,没有圆明园的烈火,没有伊拉克的硝烟,没有国别,没有种族,只是一群人,团结而协作,共同创造着同一个家,属于全人类的家。
曾经辉煌的文明,如今只有零落的碎片,有什么能比这份沧桑更令人深思呢?透过圆明园的断垣残壁,作者看到的是人类文明背后的愚昧和野蛮,在掠夺、自相残杀中“一边书写历史一边焚毁历史”。历史的深邃引发了作者的感慨,过往幽幽,真理不变。作者以对人类历史的深入了解,用沉重的笔调,向人们发出呼喊:人类唯团结合作方能在未来续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