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雪》中写到:“朔方的雪……,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在晴天之下,旋风乎来,便蓬勃的奋飞,在日光中熠熠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结尾,鲁迅总结这样凄清苍茫的景色时说,“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生死朗读》中这样“朔方的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主人公麦克(DavidKross)与汉娜(凯特。温斯莱特)初遇,大雨中汉娜拥抱了这个陌生的孩子,跟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二人分别时雨变成了雪,如粉如沙的雪粒在天空中蒙蒙扬着,德国小镇青石板的路面在雨雪里泛着乌光,雪落到汉娜头上,她眼角的皱纹细细碎碎,目光跟雪中的天空一样迷蒙。
第二次是八年后,麦克作为法学院学生参加了审判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愕然发现当年不辞而别的汉娜竟然是被指控谋杀300名犹太人的战犯。麦克想去监狱探望汉娜,从等候室随探监人群穿过院落进入铁网大门走向监狱的时候,“朔方的雪”再次飘落,雪粒残破,如粉如沙,干巴巴的落下来,周围的监狱大楼,网格铁门,还有穿戴灰扑扑的狱警,画面肃穆,坚硬,冷冽。麦克抬头看从天而降的散乱雪粒,脚步慢下来,终于,还是转身离开。这时候我头脑里反复旋绕的就是那句话——“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麦克终于没去见汉娜,我知道,那时候,他身体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死掉了。
这死掉的东西,是爱,又不全是。15岁的少年,与一个36岁的女人初尝人事,他卖了心爱的邮票换钱,跟眼角有细密皱纹穿着碎花裙子的她去郊外踏青;他看着她在充满透明阳光的教堂里流泪,以为她是感动于孩子们的纯洁歌声;他坐在小河边看夏天绿色阳光里她半裸着在水流里浮沉,满心温柔的写给她的情诗。他对她的爱,纯粹,好奇,夹杂着对母性的依恋,委屈。他不能理解她的突然离去,他更不能理解她在二战中作为集中营女营的护卫,可以心无波澜的挑选出送去奥斯维辛杀戮的名单,这些犹太人,她们在她眼里都一样,每天都有新人送来,监狱地方有限,不杀这个,就杀那个,都一样,谁都一样。
麦克是纳粹大屠杀后的德国下一代,他想选择去理解汉娜这样间接的刽子手,因为他爱她,他不能接受她本质上缺乏良知的事实;但麦克的同学却言辞尖锐的指出,审判本身就是一种逃避,逃避更为严峻的问题——为什么普通的德国人会去支持纳粹,为什么大众会漠然允许甚至狂热支持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人性的链条为什么突然断裂?理解,我们究竟要理解什么?有什么罪能理解?
麦克不能回答,连他的法学教授也不能回答。他在听证会上听到幸存活下来的犹太作家说汉娜特殊照顾年轻病弱的犹太女孩;但她随即让她们读书给她听,读完了,便送去奥斯维辛。汉娜在法庭上的表现令人心潮翻涌,她对护卫的职责尽忠职守,她坚持的是秩序,是责任;而人的生命,300人的生命,对她来说,并不是天平上做决定的砝码。汉娜有错吗?她问法官——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法不责众,法不责众啊。
我出生的那一年,文革结束没多久。小时候每年过年最爱听的就是大人们聚在一起谈文革往事。姥爷被打成右派关进了牛棚,姥姥被剃了阴阳头,母亲他们兄弟姊妹几个说到这里总是唏嘘慨叹万千。母亲脾气不好,但我记忆中最佩服她的一点是她拒绝跟右派家庭划清关系,在那个狂热的年代里,她仍然固执的要当一个无用的善良人。
我年纪小,听得的故事大多都是断断续续的片段,也许,小孩子在场的时候大人们只说那些轻松的往事吧,什么翘课去垃圾场捡人家扔掉的破布娃娃,翻墙头偷鸡摸狗整吃食,怎么不读书用标语口号蒙混过关,忠字舞红宝书不爱红妆爱武装的黑白照片……对我,那是遥远的激动人心的无政府年代,我只能通过王小波,通过余华,通过《平凡的世界》,通过《霸王别姬》,通过《活着》来了解。我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会有人为了表忠心将毛主席像章别进肉里,为什么红卫兵小将们能把自己天天见面的老师活活打死?我还问:你是红卫兵吗?
我的问题让他有些难堪。他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有谁没当过红卫兵?那满火车满火车的南北大串联,天安门广场上十万红旗飘飘,那将政治领袖当神来崇拜的年代啊。但是,三十多年后,我们会因此而去怨恨我们的父辈参加了这场灭绝人性的运动吗?时代的罪,究竟是一个人,一个政府来承担,还是每位参与者的双手都有洗不掉的鲜血?而父辈们手上的鲜血,会不会随着血缘降临到我们的身上?我们的爱,我们的恨,我们该遗忘,还是在矛盾中承担这生命无法承受之轻?
麦克在干涩的风雪里终于没有勇气再见汉娜,而那教堂中罹难的300犹太人中的幸存作家最终也不能原谅汉娜。这部电影《生死朗诵》公映后,导演斯蒂芬?达尔德里接到的最大批评便是他用一种艺术化的手法给残酷的历史披上了温情的外衣,甚至站到理解罪恶的立场上来描绘汉娜这个人物。这样的评价让我想起了李安的《色戒》所引起的“为汉奸翻案”的大规模病诟。但斯蒂芬?达尔德里终是比李安保守,他没在同情汉娜的路子上走远,或者说,他更为忠实的遵从了原着,将重点放在了代表大屠杀下一代德国人的麦克身上。片中汉娜也说,“我想什么,我感受什么并不重要,死者已逝。”是的,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过去翻案;回顾历史的全部意义都在于明鉴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理解汉娜,我们必须理解汉娜!
《生死朗读》原着的作者Bernhard Schlink对群体性的狂热与良知的丧失给出的答案是文学,是知识,这和鲁迅一百年前弃医从文的主张不谋而合;但我想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二战中被洗脑的不仅仅是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的普通民众,文革中的红卫兵小将们也有起码的道德基础,而日本,在炮火中推进“大东亚共荣圈”之时更是上下一体的团结,至今不悔。知识的获取,的确能够帮助人意识到历史的罪恶,于是汉娜终于再见麦克时说“我学会了阅读”;但无知并不一定是罪恶的起源,相反,它的作用往往是媒介,如同汉娜的守卫工作,死水微澜,将人性的毁灭从源头一波一波冷漠的传送出去,遇到相似的波纹,产生共振,便造就时代的狂热。
今天的我们可以选择遗忘历史,可以如同剧中麦克的同学抨击的那样,规避背后的真正问题,只审判罪恶的执行人;但狂热的波纹并未消失,冷漠与狂热,这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我在汹涌的“玉米”大潮中看到了狂热,在鼓吹网络暴力的声浪中看到了狂热,甚至在成堆的三聚氰胺奶粉背后工商质监部门冷漠的脸上看到了狂热。对生命尊重的缺失,对人性价值观的贬低,对思考的打压与放弃,这才是最令人心惊胆颤的群体真相,这才是故事背后终于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彻骨黑暗!
闷热的影院里我一动不动,浑身无力,目光黯淡。枯坐至演职员表字幕滚动结束,听完大提琴压抑低奏的最后一个音符,默默的,我起身离开。旧金山的冬天多雨,暮色中冰凉的雨滴正细密的倾泻下来。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能看到鲁迅描述的那朔方的雪啊,如粉如尘,旋转而升腾,弥漫太空。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第2篇 女生惹男生的N种死法700字我看了别人写的《男生惹女生的N种死法》,觉的很不服气,并想:我要和你对着干。
自从我从1年级到5年级,所见的没女生打男生的,都是男生PK女生的。
从上一次说起吧,我班的“小气”(女生)惹了“柱头”(男生)以后,并把“柱头”的铅笔盒扔到N米外的讲台旁,男同学便讥笑起了“柱头”反应迟钝以及垃圾东西。但大家没察觉“柱头”的脸涨地通红,跑到“小气”的桌上先把她的本子撕成了N张,又把她的铅笔盒打开,将钢笔,水笔都给洒在地上,把她的书包给拉过来,一个无影神掌给打的无影无踪(后来才发现打到了厕所里面了),大家都惊呆了,这为一般沉默的少年竟然……“小气”见了,哭着说:“我才扔了你的铅笔盒,你把我的全部用具都扔了。我下午让我爸爸找你。”“柱头”说:“找就找,我不怕。”说着又要把“小气”的桌椅扔出去,大家忙劝才让桌椅平安无事。
班长见了,说:“我们;来进行一场谈判。”同学们不约而同的说:“好。”
谈判如下:
原告:小气被告:柱头法官:班长证人:我
原告先说:“被告将我的一切学习用具给扔了,请法官大人明查。”
被告说:“谁让你扔的我的铅笔盒?”并打了原告一个耳光。同学们虚惊。
原告说:“法官大人,看,他还打了我,5555555555。”
法官说:“谁有证人?”
柱头说:“我有。”
法官:“请证人上场。”
我挺身而出,将事情的经过说个一清二楚,并说:“请法官判原告个的罪状。”
后经同学们的同意,原告被罚:2根棒棒糖,2包“可比可”和给我的“小神童”冰糕。
后来这件事被老师知道了,将原告一顿狠P,原告最后只好--转校。
我非常喜欢看老师为我们订阅的《小学生之友》这套丛书,每一期里面的内容都十分的丰富。每个栏目里都选载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不同的知识,拓展了我的视野。其中有科学类,有科幻类,有数学类,有国防科技类,有探索自然类的……
例如:科学类的,让我了解了几位发明家。他们用各自不断探索的精神,千万次艰苦执着的实验,创造出了各种伟大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又如科幻类的,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人要讲究诚信,不能去欺骗任何人。像故事中的王小帅那样,经常去诓骗别人,因此反而受了不少的磨难,吃了许多的苦头,结果就连自己也还是上当受骗。最终他决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古人曰:“诚信乃万物之本”。所以,我们要从小要讲究信用,这样别人才会信任你。而数学类,则让我知道了几位数学家,他们在数学的领域里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书中还刊载了几道有趣的数学题,供我们课余时间思考练习,提高了我的反应能力。此外还有我国最新的科技发明简介,像极地用的破冰船,军用的战斗机,航天用的宇宙飞船,气象用的监测卫星,已经运用于交通的导航系统等。而探索自然类的,则是列举了一些动物和植物身上的奇特功能,给科研工作者们,带来了各种创造发明的启示……
当然,除了以上我简略的叙述外,《小学生之友》这套丛书里面还有许多其它各领域,各学科里的各种知识,简直就是包罗万象,类似于一套综合性的“小百科全书”虽说选载的每则故事都短而精小,但浓缩的可都是精华部分。我亲爱的同学,如果你们也想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增长自己的见闻,那就赶紧找来看一看吧!
江西宜春宜丰县新昌二小四年级:伍翰晨
第4篇 朔方的风韵1000字雪花飘舞,银装素裹,好一派北国风光。那松软的雪花洋洋洒洒,洒洒洋洋,洒满了家乡的山川大地。我望着那片片雪花,心里顿时浮想联翩……
冬日是积蓄和蕴藏的时节,是对昨天进行沉淀的反思和对明天展开无限遐想的旅程……一株株沉思的大树和一棵棵静默的小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悄悄地吮吸,静静地汲取,准备在来年的春风里,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爆发新的芽苞,展出新的花蕾!
在大千世界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像那一株株沉思的大树和一棵棵静默的小草,为打扮祖国的春天而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不应感叹这年终岁尾。记得在春节七天长假,同学邀我出玩儿,我却谢绝了他的好意,我宁愿猫在家中,写写本人的学习总结和明年的学习计划。是呀,在我们生命的进行曲里,不该有冬的休止符。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过去,反思过去,抓好每一个时节,锲而不舍地学习。宋代诗人欧阳修在《糙惠归余杭》一诗中道出:“有志诚可嘉,及时应自强。”其诗的大意说人有雄心壮志,这是值得赞赏,但还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图强。世间万物有感衰,人生安得常少年?还有一句俗语,就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所以说我们在冬天应该积极准备,迎接下个春天!
而春却常常在人们还以为在寒九天时,便悄悄地到来……
朔方初春虽然没有南国春天那么绚丽多姿,她似乎含而不露。并不引人注目,但我也找到了她,找到了她美之所在。
朔方的春色别有一番风韵。
楼房前的一排柳树,不经意间,慢慢长着嫩芽,远看一片淡绿,近看一片灰色。草场仍是一片单调的枯黄色。河面仍荡着一层乳白色。
天气依然很冷,冬婆婆似乎在静静地收着她的裙角。是不是下点小雪,让人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她的存在。
正午,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一股股暖流通向人体。风儿轻轻地低诉着,柔和、可亲。
雪停,风停,空气变得清新,饱含着泥土的芳香。脚下虽有些泥泞却无法影响人们愉快的心情。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也被这淡淡的春意所感染,开始计划着一年里的工作。我们没有看到姹紫嫣红,却感觉到白花含苞。没有听到小雨哗哗,却出到小雪绵绵。
北方的春天,来时较晚。自然的淡色是北方春天独具色彩。她在孕育生机盎然的景象,酝酿神秘甜美的梦境。
无论是冬,还是春。他们都伴随着我们走向成熟。都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让我们好好体验冬与春,当然也不可以忘记夏和秋哦!
第5篇 东方朔800字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就是我们老乡啦),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