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领略过天安门广场的庄严肃穆;我见识过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丽;我感受过穿梭于大小胡同间的忙碌;我体验过泛舟于北海公园湖上的惬意。那个时候,我七岁。
然而一个懵懂孩童所有的,只是对首都美丽风光的无比喜爱,并不会对这座城市存在太多的思考。那时如果要我形容北京,我多半会说:“北京是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而十年后的现在,我却觉得,北京更像是一个人,一个安静并舞动着的人儿。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安静并舞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静与动看似矛盾,到了这北京身上,却是无比的和谐。
北京是静的。
你看那开阔大气的天安门,看那气派宏伟的故宫,看那沉稳雄迈的长城,他们都安静地屹立着。这种静,流露出的是一股沉着冷静的气蕴;这一立,见证的是首都悠久长远的历史。
你听听那铿锵有力的京剧,瞧瞧那五色油彩的脸谱,这便代表了京味文化。这种文化并非土生土长,而是融合各地不同的文化风情所形成的。京味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因而是那样的深邃久远,博大精深。而这种文化经过历史的冲刷,愈加显出了一种沉静的美丽。这种静,不张扬,可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叫人无法抗拒。
你再品品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生活。生活在北京,没有伦敦的阴霾,没有巴黎的喧嚣,有的就是北京的简单、北京的祥和。一条小胡同,一间四合院,一碗炸酱面,一杯香片茶,足以安然过一生。就像老舍看什刹海的蜻蜓那样安静。这种静,平淡无奇却从不让人感到厌倦。
暂别这静,瞧,北京又是动的。
北京不仅仅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而且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北京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去王府井商业街逛一逛,在中关村科技园停一停,你就可以感受到他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步伐。每一步都那么自信,每一步都那么激动人心。
2008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北京正积极地筹备建设着。承载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发展中的北京将更具生机与活力。北京,会为胜利而舞动!
说到奥运,那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是这静与动的完美诠释。
会徽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又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题图案基础色,凸显了中国沉稳浓厚的文化积淀与静谧祥和的民族特色。
会徽以富有新意的独特手法幻化出了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充分展示了中国北京的动感与活力。
这方又似“京”字,又似张开双臂之人的中国印,印出的是文明之都的古典神蕴,也是现代中国的蓬勃生机,更是炎黄子孙对世界人民的友好、真诚与热情。
动与静于北京,不是矛盾,而是一种美,是一份精神。这种美,将在2008年被全人类所称道:这份精神,将在2008年为全世界所敬仰!
静中,彰显百年古都的沉稳大气。
动中,尽展国际都市的风采活力。
动静之间,将谱写一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欢乐颂歌。
动静之间,将编织一个和平与友谊的世界之梦!
第2篇 它静静地躺着……800字上午放学,母亲又给我送饭来了。
我坐在食堂门旁的座位上,静静地吃着饭菜。“叮铛叮……“大理石地上飞出两只汤匙,一只落魄似的躲到了墙角,另一只则躲躺在离我两米来左右、门口处的地上。一位男生踉跄了一下,又神气地走出了大门。
“这个人怎么这么坏!“母亲看在眼里,厌在心里。“是他扔下的?”我急于想了解真相。“不确定,可能是他踢到了地上的汤匙。但他竟然不去拾!”“啼笑皆非,没办法……”我叹道。但总不能这样了事吧?我离它这么近,应该由我去拾。可又忽地,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跟坐在对面的母亲说:“我们来看看有谁会来拾吧?”谁知她和我想的一样,兴奋地赞同了。
于是,我漫不经心地吃饭,一边还要时不时地注意地上的“测试物”。母亲也一样,和我悄悄地留心着。
可情况并不乐观,同学们要不从它身边走过,要不从它旁边绕过,或者从它上面跨过,不,应该说“越”过——如果注意到了它,竟置之不理;要知道,汤匙和地可不是自成一家的呀!可他或她,终究是越过了自已的心理防线,让它永远躺在自己身后;也许还期盼别人的“低伸贵手”。
母亲抱怨道:“嗯……你们这一代学生真是不懂事……”“换成我,也可能不会去拾!”我含着失望的语气说。
“咔铛……”汤匙被一位国同学踩了一下,仍旧躺在了地上——尽管我知道他是无意中碰到了“障碍物”。
我苦笑了一下,不知道是为自己目睹这一“有趣”的现象得意,还是为那位同学惋惜……
一双双无情的脚,
在门口徘徊,
在抉择中失败;
一颗颗少年的心,
已无法焕发光彩;
也许是“使者”的错,
不该嬉弄了天真的情怀;
但事实告诉我们,它,仍静静地,静静地,
躺着,躺着,躺着。
食堂里人去楼空,只有我们俩和几位慢性子还在细嚼慢咽。
我草草地吃好午餐,起身拯救了那两位被踢伤的先生。
母亲向我竖起大拇指,但我的笑容已不能代表我的真正意愿——
因为,它静静地躺着……
第3篇 安静650字十八岁,有快乐的回味,有幸福的缠绵,有迷茫的奋斗,也有彷徨的失落。
十八岁,是丰富多彩的花样年华,捉不到它的身影;是多愁善事的情感之旅,于亲情、友情、爱情于一身;是充满青春活力的繁华。
十八岁,眼看外面的世界,已经有许多人戴上面具,不像小时那么纯真了,有的只是多了虚伪。
十八岁是个播种爱情的年代,但她让你的味觉如此苦涩,不用过早的去追求,该来的总会来的。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在这个充满许多人无比向往的年代。我发现我变了,变得跟这个年龄所不对称的安静。
我开始喜欢一个人安静地躺在天台上,用手臂枕着脑袋从各个角度看那目光无法延伸的天空,数落着那天空多姿多彩的星星,也许只有在那头才有我渴望的幸运星。
我开始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坐在电脑前,让里面的歌声柔柔的响起,勾起我每一件往事,回忆总是无穷的,也是只有回忆世界里的事情才是最真的。
在学校,我不喜欢跟着别人去疯狂的玩,我喜欢一个人宁静的在座位上看着杂志。
我开始喜欢一个人躲在我最坚实的城堡里――家。也只有这才会让我不收到任何伤害。
我开始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听着歌,每一段歌词,都会让我想去每一件往事,每一个时刻。开始喜欢听抒情的。
我开始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发呆,
我已经厌倦了外面的世界,怕接触到虚伪的人,怕收到无形的伤害,我已
经再经不起打击啦。
也许在别人眼中的我是高傲的,封闭的,看不起别人的。
“不是的,事实不是这样的。”我喜欢交朋友,喜欢与别人玩。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当中的很多是没人能了解的到的,也不能触碰,更体会不了的。
也许十八岁的我,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时节。要在失落中一步步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