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时,我到外婆家玩,外婆家有一只我最喜欢的鸡。
这是一只洋种鸡,全身金黄色的,又大又胖,头上长着红红的大冠,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一班的本种鸡只有2、3斤重,而它却是5、6斤,重量是普通鸡的2倍,我给它取名“呆呆”
它是一只杂食鸡,不管饭、菜,它都吃。最有趣的是看它吃东西的样子,当它吃得“慢条斯理”的时候,往往是吃着吃着,就装上了柱子或者是人。我吃过饭后,把鱼刺倒在地上,“呆呆”看见了跟着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让我十分惊讶。
最有趣的是摸它的毛,一般的鸡,一看见人,早就没了影。而“呆呆”却不同,它似乎不怕人。有一次,它既然在我面前大摇大摆地吃石子,我心想:胆真大,吓吓它。我决定摸它的毛。我首先轻手轻脚地靠近它,当它发现我时,我假装装成母鸡在吃东西的样子,趁它不注意我的散伙时候,我再轻轻一摸,就成功了。等摸完之后,它才反应过来。
不过,它也有缺点,就是怕狗。外婆家有一只小狗,只要它一看到狗,就吓得没了影。
这就是我的“呆呆”。
江苏省金湖县夹沟中心小学五年级:吕鑫磊
第2篇 发呆750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秦榛的生活里只剩下发呆。她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被子全部掉到了地上,于是躺在床上瑟瑟地发呆。闹钟响起,她猛地坐起,盯着房间里那块明晃晃的镜子发呆。她往嘴里塞面包然后急匆匆的出门,坐在颠簸的公交车上,累得就快要睡过去,她想起昨晚似是而非的梦,全身又是一阵阵的冷。秦榛看见玻璃窗外有一群群的学生走过,他们有笑脸和疲惫,他们走在路上,走在前途一片混沌的此刻。秦榛望着这样的身影发呆,一声叹息。但是只是叹息自己。她下车穿过街道,风把树叶吹到她的身上,然后树叶重重地摔下,沿途的小店有光怪陆离的招牌,红绿交织,映得人眼花缭乱。可秦榛并没有看一眼,她径自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逛到自己迷失方向,不知自己为什么一大早出来扫大街,也许是她太害怕发呆,她只是想找点事做。可是她什么也找不到,她只是愈来愈迷茫,迷茫到走在路上的时候也在发呆,于是她跌跌撞撞地与行人撞在一起。没有任何人停下来看她一眼,人流依旧有着它固定的方向,他们一往无前。容不下秦榛一个人的停顿。秦榛的脚步太短促,她走了很久也到不了任何可以称之为目的地的地方。她被挟裹在人群中无力的向前。她觉得饿了。但是她发现自己遗失了钱包。
秦榛自我安慰,钱包算什么呢,她已经遗失了那么多,何况这一个。于是心安理得的回家。而回家的路上,她终于是迷路了,城市太喧嚣,道路纵横交错,来来往往地擦肩而过使她感到惊慌。她开始奔跑,不知道会不会跑的离家越来越远,但是她只能跑,她怕多停顿一秒就会被世界淹没。她是再也不能被淹没了,她的生活本身已经单调至极,她想找一个出口好好的感受一下新的希望。可是她迷路了,也许她找不到。她绝望的停下来,在路边开始发呆。秦榛看到阳光铺下来,仿佛铺成一条长长的路,但是她正在发呆,她不打算去走一趟了。发呆发呆发呆发呆。
第3篇 木鸡不呆800字古来圣贤,许多貌不扬而言不慧,然其行必灵巧异常,如《老子》中所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会总将自己的才能挂在嘴边。他们的目标是天空,所以他们不会满足于在水面游弋。他们会将自己沉得很深很深,如同材料中的企鹅一样,然后等待,等待一个能使他们奋力冲出水面的时机。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庄子》中的那只木鸡。《庄子·达生》记载:纪渻子善于训养斗鸡。他训养好的鸡,听见别的鸡叫毫不慌张,“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木鸡看似呆笨,实则在窥伺时机,当对手叫嚣着奔过来的时候,他会竭尽全力奋力一击,犹如道家之“太极”,不用每招每式都追求强劲迅捷,只要在反击的时候制服对手则足矣。
木鸡的“呆”非同于“傻”,它是在积蓄力量以给对手致命一击,在对手的轻视与嘲笑声中将其击败。这不是耍阴招,而是沉稳,是谋略,是智慧。
历史的长河中,沉稳、老练的人不可胜数,然而能有木鸡一样谋略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勾践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耻,“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勾践亲身为吴王夫差驾车,被夫差所驱使,他看似屈服,内心却暗暗的积蓄着一股力量,当这股力量突然迸出,袭向夫差的时候,一切都已注定。勾践忍受住一时的耻辱,用十年的沉潜,才换来了日后雪耻时的畅快,这是他的沉稳;他假装顺从,实则积累力量,这是他的谋略;他窥伺时机,恰到好处地释放出积蓄的力量,这是他的智慧。他的言行诠释了后发制人的真谛,也是“木鸡不呆”的应验。
其实,我们学生不也是一只只活生生的木鸡吗?我们十二年磨一剑,不断的用知识浇铸自己,充实自己,强化自己,为的不就是高考那奋力的一击吗?正如材料中的企鹅,为了能冲出水面,登上冰岸,努力的使自己沉入水中,哪怕深一点点,也会为它冲出水面多积蓄一份力量。
木鸡不呆,呆的是浮躁的世人。
第4篇 发呆1000字中午的时候,我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提不起精神做那些成堆成堆数也数不清的作业,于是便面向讲台瞻仰值日生擦得不是很干净的黑板一声不吭,试图证明古人那些“沉默是金”、“智者无言”的经典理论。
事情的结果是同桌在我眼前挥两下手,打乱我坚定的目光,然后拍拍我的肩膀,说:“发什么呆呢?”他这一招“点金为石”的绝技,立刻把我从智者推上了另一历史新高度――发呆者。
大家都知道发呆是一种状态,但具体是一种拥有何种特殊性质的反常状态,估计就没几个人能回答得上来了。字典里的解释为“发愣”,它的概念同“发呆”一样模糊,于是只好将字典往后翻400多页,然后关于“发愣”的解释为“发呆”,然后两者陷入无尽的循环中。于是,我对这字典彻底失望了,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字典编写者的高超技术。
为了研究这一个高难度的问题,从理论上甚至于实质上进行分析解决,找到突破口,我和同桌决定利用下午的自修课时间进行一次议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测试。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我们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同桌认为发呆是属于一种无思维的与外部世界暂时性失去联系的神游状态,古人称之为“灵魂出窍”或是“出神入化”之类,非一般人在一般环境中一般时间段所能够达到的境界。而我的观点是发呆为精神因某一复杂事物而过于集中,导致大脑内信息数据在短时间内处理不及时,引起系统混乱,重新启动后就会发现未备份信息丢失,一部分记忆空白,这种事件常常发生在上课时、考试时等系统忙碌阶段,且不受精神直接控制,无预知性无特别征兆。
为了更进一步寻求确实可信的答案,我们决定进行计划中的第二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桌比我更快进入了状态,并进而深入地体会,出现了系统死机后另一种常发性现象――长时间休眠。紧接着,随之而来的是梦中微笑加上口水横流,脑袋与脖子呈九十度倾斜……
抬起头来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当然也有一部分哈欠连连的,无所事事的,嘻嘻哈哈的,剩下的我突然发现一切的一切都带有一丝丝木然和呆板,机械式地在作业本上书写,不知所措地盯着厚厚的课本。原来我们都在生命的站台上发呆,原来我们的生活早就充满了空虚与无助,原来我们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往哪儿走,原来少年的激情和欢乐已被活活埋葬了。
窗外的天空多美妙,清晰的深蓝色调,有明媚的阳光普照,照亮前方的大道。
但是那儿缺少了一些东西,是柔柔软软的变化多端的可爱活泼的洋溢生机的云朵。没有云朵的天空,正在向我们暗示着,这生活中残缺的一部分。
当你默默仰望黑板,或是毫无目的地翻书,或是浪费很多很多时间的时候,你已在发呆了。当你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或许会怀念那逝去的云朵。
第5篇 “书呆子”600字我,长得高高的,水汪汪的大眼睛下有着塌塌的鼻子,嘴巴大大的。我非常文静,学习成绩也很好。但别人给我取了个雅号——书呆子。不错,我非常喜欢看书。
当别人来我家,走进我的房间时,嘴巴都成了个圆圆的鸡蛋。他们不吃惊就怪了!你们瞧!四层书架装得满满的,书桌旁还堆着一大堆书,两个床头柜上还各有四叠书。这还不止呢!书房里的书柜有一大半都是我的书呢!我就是喜欢看书,那惊险刺激的推理小说、轻松搞笑的幽默小说、令人心惊胆战的恐怖小说……他们都深深吸引着我。
还有一次,我的表哥来我们家,带我去逛街,。街上人山人海,人数都数不清。表哥正逛得起劲儿,回头一看,我不见了。这时的表哥就像热锅里的蚂蚁――六神无主。他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跑西,终于在一家书店找到了我。这时的我正捧着一本《小丫俏皮girl》看得起劲儿呢!表哥急忙跑过来,喊我:“嘿!”可我还是没反应,嘴上还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书又把我的魂钩过去了!表哥见我没反应,一手抢走了我的书,我这才回过神来,苦苦哀求表哥:“表哥啊,再让我看一会儿吧!”表哥看了看表,说:“不行!都六点半了,该回去了。”我瞪大了眼睛:“什么?都这么晚了,怪不得我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呢!”我嘴里这样说,可眼睛还盯着书不放。“那就快点回家呀!”我望着表哥,笑嘻嘻地说:“可我见到书就不饿了呀!”“啊!我的天!”
这就是我,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